古代银匠将融化后的液态银倒入模具,因为白银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氧气,而冷却时再将其喷释出来,形成气孔,使得银锭表面不光洁,所以不能任其自然冷却,要把模具反复向两边倾斜,使银水不断附在模具纵向的两边层层凝固,形成了高耸的带有丝丝纹路的银锭边缘;同时用铁管不断向银水表面吹气,使其加速冷却,均匀释放氧气。由于银水凝固是由外逐渐向里,此时白银就急剧收缩形成一圈圈丝纹,成色越高,丝纹越细,低于九成则不能出现丝纹。因此,古代一说起“纹银”,就会使人想到纯度很高的银锭。
明代罗纹银锭
按照清朝的官定标准,足色纹银的成色为93.5374%,称为“十足成纹”。清制规定纹银一两等于制钱1000文。在实际流通领域中的金属银,成锭者称“宝银”,即铸成元宝形式的银锭。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铸银》云:“纹银大者为元宝,小者为锭。或重百两,或重五十两,以至二、三两。”1933年3月10日,国民党政府宣布废两改元,规定所有收付不得再用银两,要一律使用银元,纹银退出流通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