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网站首页 >> 文史典故 >> 古今词义 >> 文章内容

“文”与“字”


[日期:2020-07-11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3321次

       给文字的定义是“记录语言的符号”,实际上,在古代“文”和“字”并不是一回事。东汉学者许慎的《说文解字·叙》里记载:“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”也就是说按照实物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,叫做“文”。后来形旁和声旁相互结合,出现的形声字和会意字才叫做“字”。“文”是事物的本象,“字”是由文孳生出来而慢慢增多的。用现代的话解释就是:独体字为“文”,复合字为“字”。成语中有“识文断字”一说,“识文”是“断字”的基础。

       “文”这个字的甲骨文,很像一个人胸前的纹身,或者是器皿上的花纹。从结构上,文分为三部分。中间一横代表上天,上面一点代表天意,下面的“叉”,是“爻”的一半,代表占卜问卜。合在一起就是占卜天意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“字”的甲骨文写法,会意兼形声。从宀从子,子亦声。在屋内生孩子,本义:生孩子,是一个滋生,演变的过程。上面的宝字盖其实也是个字,读作“[mián]”,就是房子的意思。

       唐朝张怀作有《文字论》“论曰:文字者,总而为言。若分而为义,则文者祖父,字者子孙。察其物形,得其文理,故谓之曰文;母子相生,孽乳寝多,因名之为字。题於竹帛,则目之曰书。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也者,其道焕焉。日月星辰,天之文也;五岳四渎,地之文也;城阙翰仪,人之文也。”

       “文字”连用始见于由秦丞相李斯撰写《琅琊台刻石》:“器械一量,同书文字。”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