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隋置芦山县。据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芦山在县西北九里,县以此名。”一说因卢奴山为名。
【沿革】
夏为梁州之域,商为氏羌地,周属雍州,后为青衣羌国地。战国后期,秦惠文王更元九年(前316年)建县以来,县名历经青衣、汉嘉、阳嘉、汉嘉、始阳、卢山、泸山、芦山更替。芦阳镇历为西部都尉、汉嘉郡、县的治地。
芦山自秦置青衣道至蜀汉阳嘉县,境域包括今芦山县全境和宝兴、邛崃、名山、雨城、天全县(区)的部分境域。唐、宋、元时,县境包括今宝兴县灵关,邛崃市火井,大邑县塘王坝、白杉岗等地。明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天全杨、高土司侵占妻娄关和太平二区,辖地缩为灵鹫山以南。共和国成立后,于1951年1月将太平山区划归芦山县,境域至今未变。
解放后芦山县隶属西康省雅安专区,1955年四川、西康并省后仍属雅安专区。1970年,雅安专区改称雅安地区,2000年6月14日,撤销雅安地区,设立地级雅安市,芦山县隶属雅安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