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
汤阴县


[日期:2018-09-11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3274次

【由来】
       汉高祖二年(前205年)置荡阴县,因位于荡水(今汤河)之阴得名。荡原为古国名,因荡水流经古荡国得名。东魏天平初(534年)并入邺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,开皇十年(590年)并入安阳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荡源县,治荡阴城(今城关镇)。贞观元年(627年)以水微温,改荡水为汤水,改荡源县为汤阴县。据《寰宇记》:‘唐贞观元年,以水微温又改名汤阴’。”

       另据《战国史》载,荡阴地名出现于周显王十九年(前350年)。其实,“古文荡、汤一字也,义沿而画具革矣。所以说,唐贞观元年(627年)改荡源为汤阴,应该是从汉旧名。 

【沿革】
       夏代,夏帝胤甲(又叫夏王廑[jǐn])、孔甲把都城定居在今县东16公里的西河村。商代,此地属于商都的畿辅之地。

       西周,武王灭商后,“封纣子武庚于邶”(今县东16公里处邶城)。武王死后,“三监”叛周。成王三年(前1038年),“三监叛乱”被平后,遂撤“三监”并为卫,封武王弟康叔为卫侯,卫国领有今汤阴县地。

       春秋时期,今汤阴县地属晋国。战国时期,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年),韩、赵、魏三国分晋后,此地属魏国。秦,地属邯郸郡。

       西汉高祖二年(前205年)置荡阴县,因位于荡水(今汤河)之阴得名,属河内郡;东汉建安十七年(212年)改属魏郡。三国,荡阴县属曹魏。西晋泰始二年(266年)置汲郡,荡阴为其属县。

       北魏天兴四年(401年),于邺城置相州,荡阴县属相州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年)荡阴县并入邺县。天平二年(535年),置魏德县(治所在汤阴县宜沟镇魏城),属林虑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废魏德县。

       隋,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荡阴县(今古贤镇),属汲郡;开皇十年(590年)荡阴县并入安阳县。

       唐,武德四年(621年),分安阳置荡源县,属卫州。武德六年(623年)改属相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改荡源县为汤阴县,从汉旧名,并移治今县城。

       五代,汤阴县仍属相州。后晋天福三年(938年)11月置彰德军于相州,增辖澶、卫2州之地。宋,汤阴县属相州。宣和元年(1119年),改属浚州,后仍属相州。

       金,天会七年(1129年)置彰德军节度,不再用相州、邺郡的旧名称。明昌三年(1192年)始以军升为府,仍以军名彰德为府名。当时安阳、林虑、汤阴、临漳4县属彰德府。

       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,改彰德府为彰德路,辖安阳县、临漳县、汤阴县、林虑县(今林州市)、辅岩县(今安阳县水冶东北)5县。

       明,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彰德路为彰德府,治所在安阳城,隶属河南布政使司。汤阴属彰德府。明成祖于永乐四年(1406年)封三子朱高燧为赵王,就藩彰德府。历10王,至明末。清,安阳县属河南省彰德府。

       民国二年(1913年)2月,废彰德府,汤阴县属豫北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,豫北道改为河北道,汤阴县随属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北洋政府统治结束,河北道废,汤阴县属河南省豫北第三行政长公署(驻安阳县)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河南省撤销行政区,汤阴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8月,河南省划为14个行政督察区,汤阴县属于第十二行政督察区(驻安阳县)。10月,河南省改划11个行政区,汤阴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(驻安阳县)。

       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2月12日,日军探知城内国民党政府及驻军已撤走,便轻易占领汤阴县城。不久,成立日伪汤阴县,隶属伪豫北道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7月,中共建立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1月,改建淇汤抗日民主县政府,驻淇县境西掌村。12月,撤销淇汤联合政府,改建安汤抗日联合政府,驻小宽河、岭头村(安阳境)。

       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国民党抢先在县城成立汤阴县党部和县政府。9月30日,冀鲁豫军区八分区,第四、六、七团,攻克汤阴县城。两周后,中共部队转移,汤阴县城为国民党军队孙殿英部占领,仍属第三行政督察区。同年10月28日,中共撤销安汤联合政府,成立汤阴县政府,驻鹤壁镇。

       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5月2日,解放军占领汤阴县城,解放了汤阴县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20日,太行行署撤销,平原省建立,下设八个专区,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区。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销,汤阴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。

       1954年6月21日,撤销淇县,并入汤阴县。1957年3月26日鹤壁、鹿楼两区从汤阴县分出,建立鹤壁市。1958年4月8日,撤销安阳专区,汤阴县划归新乡专区。1961年12月19日,恢复安阳专区,汤阴县复属安阳专区。1962年10月20日,淇县从汤阴县析出,恢复建制。1968年3月18日,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汤阴县属安阳地区革委会。1983年9月1日,撤销安阳地区,汤阴县划归安阳市管辖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