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夏朝曾封舜之后姚姓为邹侯,在邹平之域立邹侯国。西汉置邹平县,以邹平古为邹侯国,故名。
【沿革】
今之邹平县,是由原邹平、齐东、长山三县合成。夏商同属青州。周属青州隶齐侯国,秦属齐郡。
西汉置邹平县,以邹平古为邹侯国故名,治所在今孙镇;治梁邹县,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;治於陵县,今临池镇古城村;治朝阳县,治所在今码头镇延安村东南十五公里处。同属青州部济南郡。
东汉为邹平县、梁邹县、於陵县、东朝阳县,属青州部济南郡。三国时为邹平县、梁邹县、於陵县、同属济南郡;东朝阳县,属乐安郡。晋为邹平县、梁邹县,改於陵县为乌陵县,不久复原名,与东朝阳县同属青州部乐安国。
南北朝时,自宋至齐之间,邹平县无考;宋以梁邹县为平原郡,属冀州,北魏改为东平原郡,属齐州,北齐改为平原县,属齐州东平原郡;南北朝初期,於陵并入土鼓县,刘宋孝武时於陵县地置武强县,北魏因之;刘宋为朝阳县,属济南郡;又为临济县,属乐安郡。北魏为朝阳县,属济南郡,又名临济县,属东平原郡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移北齐平原县治(今韩店镇旧口)于邹平故城孙镇,为隋平原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,徙朝阳于临济镇,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改名为临济县,而别置朝阳县,隋大业二年(606年),省朝阳入临济,属齐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改平原县为邹平县,属齐郡;改武强县为长山县,治所在今长山镇,属淄州。
唐邹平县、长山县同属河南道。邹平初属邹州,后属谭州,再属淄州;长山初属邹州,后属淄州;临济县袭隋朝。五代时,邹平、临济两县属淄州,长山县无考。
宋景德元年(1004年),邹平县移治于旧口,与长山县同属京东东路淄州淄川郡;宋省临济析入邹平、章丘县地。金代,邹平属山东东路淄州,治所从旧口移如今邹平县驻地,长山县袭宋制。
元代,邹平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济南路总管府,以邹平青平镇另立青平县(即青城县);长山县初属济南路,后改属淄莱路,复改淄莱路为般阳路;蒙古宪宗二年(1252年),以邹平县齐东镇立齐东县,属河间路。
明代,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省青平县入邹平,并割青城、正德、嘉会三乡入齐东县。邹平县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;长山初属般阳府,洪武九年(1376年)属淄川州,后州废,长山属济南府;洪武十二年(1379年),割邹平之会仙、齐东二乡并入齐东县。弘治六年(1493年),割章丘县之临济乡,弘治十六年(1503年),又割章丘县之固均乡与邹平之梁邹乡并入齐东县,历次增广,县境始大。治所赵岩口,属济南府。
清代,邹平、长山、齐东三县袭明制。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,黄河河道南移,齐东城赵岩口被水淹,齐东县迁治于今九户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邹平、长山、齐东3县均隶岱北道(翌年改称济南道)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山东省改4道为11道,济南道缩小,但此3县仍隶属济南道未变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废道制,3县均直属于山东省。“七七事变”后,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至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间,在山东先后设立十七个行政督察区,邹平、长山2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,齐东县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。
日伪统治山东时期,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3月5日,伪山东省公署成立。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和济南、烟台两市,齐东县、邹平县属日伪鲁北道,长山县属日伪鲁南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将全省由四道改为济南、登州、莱潍、青州、沂州、兖济、泰安、曹州、东临、武定等10道,邹平县、齐东县属济南道,长山县属青州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期间,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10月建立邹长抗日民主政府,由中共清河地委管辖。因邹长抗日根据地狭长,不便行政,乃于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3月在邹长县南部建立长山县①抗日民主政府(亦称南邹长),同年7月在邹长北部地区建邹平县抗日民主政府(亦称北邹长),初2县仍直属中共清河地委领导,民国三十年(1941年)1月属清河行政区清西分区(同年7月改称清西专区)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1月于长山、桓台2县邻接地区置长桓县,属清河行政区清中专区,同年6月清中专区撤销,长桓县改属清西专区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5月长桓县撤销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3月邹平、耀南(长山)均属渤海行政区第六专区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10月齐东县解放,建立民主政府,齐东与邹平、耀南(长山)3县均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7月,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改称清河专区。1950年5月9日,撤销原来的15个专区和一个工矿特区,设立滕县、临沂、泰安、沂水、德州、惠民、胶州、莱阳、文登、淄博10专区, 齐东县改属惠民专区,耀南县复名长山县,与邹平县同属淄博专区。 同年11月析长山县周村镇与张店合置张周市,属淄博专区。1953年7月2日,邹平、长山2县划归惠民专区。1956年3月20日,撤销长山县,并入邹平县;撤销高青县,并入齐东县;隶属均不变。1958年11月,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,称淄博专区,邹平县属淄博专区。12月,撤销齐东县,所辖之九户、青城、黑里寨、花沟、 魏桥、码头等6处人民公社并入邹平县,其余并入博兴县。
1961年6月12日,撤销淄博专员公署改名为惠民专员公署,邹平县仍属惠民专区。同年10月青城、花沟、黑里寨3个区划归复置的高青县。1967年2月27日,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取代惠民专员公署。3月,邹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,隶属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8年7月10日,惠民地区革命委员撤销,复设惠民地区行政公署。1981年1月,邹平县革命委员会撤销,恢复县政府,仍隶属惠民地区。1992年2月12日,惠民地区易名滨州地区,邹平县为其属县。2000年6月10日,撤销滨州地区和县级滨州市,设立地级滨州市,邹平县为滨州市属县。
注①: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改名耀南县,为纪念在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7月牺牲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马耀南烈士。1950年4月根据中央关于不以人名命地名的指示恢复长山县名称,撤销原耀南县,复名为长山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