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,取“以惠安民”之义称惠安。
【沿革】
汉属会稽。唐属武荣州,开元八年(720)属晋江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析晋江县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,取“以惠安民”之义称惠安。首任知县崔知节。置县时,设崇武、崇善、城山3个乡,下辖太康、守节、礼兴、民安、平康、归化、祥符、尊贤、崇德、民苏等16个里,共66个铺 。庆历八年(1048年)改为18个里,仍以3个乡管辖。
元代元贞(1295年—1297年)年间,改为文质、行满、忠恕、信义4个乡,仍辖18个里,下辖35都,合城区在坊共36都。明沿元制。至嘉靖(1522年—1566年)年间因倭寇劫掠和兵、疫连年,户口减耗,有些都随宜合并,缩减为30个都(含在坊),下辖80图;每图10甲。
清初“迁界”,濒海居民移入内地,东南地区的图、甲十减六七。康熙二年(1663年)改里为铺,全县设68铺(其中县治内8铺)。
民国初废“府”设“道”,惠安县隶属厦门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废“道”,实行省、县二级地方政制,各县公署改为县政府,惠安县直隶福建省政府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,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”,将福建划为4省,惠安县隶属“兴泉省”;同年 “闽变”失败后,南安县仍直属福建省政府,属第五行政督察区(区署在同安)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5年)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(区署在同安,1938 年移永春,1943年移泉州)。
1949年8月23日惠安县解放,9月5日惠安县人民政府成立,隶属于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;1950年,第五专区改为泉州专区,9月,泉州专区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1955年4月,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,惠安县属于晋江专区。1968年9月23日,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。1971年6月17日,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更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,7月1日实行,惠安县属于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80年1月,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晋江地区行政公署,惠安县属晋江地区。1985年5月14日,撤销晋江地区,泉州市升为地级市,惠安县隶属泉州市。